王河舒席亮相2021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痘姆古陶上榜“安徽必購旅游商品”名錄、官莊桑皮紙省級傳習基地迎來研學旅游熱潮……近年來,安徽省潛山市深入挖掘傳承、創新利用當地非遺資源,積極推動非遺...
郭強赴中科大調研非遺傳承發展工作
中華非遺 “皖美”呈現 | 姜洪亮:做好“廬州內畫”創新性轉化 吸引更多受眾
舌尖上的“非遺”
青春黃梅再芬芳
快樂魯口“潁上花鼓燈” 是歌亦舞
4月8日下午,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郭強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調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
“打起鼓板聽端詳,黨恩浩蕩國富強,以人為本辦實事,十項行動暖民心……”8月29日,在樅陽縣錢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廣場,黨的理論...
6月9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安徽省主場活動啟動儀式在安徽省淮北市隋唐大運河博物館舉行。當日,活動內容有安徽大運河保護傳承圖...
6月10日,由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黃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編纂的《黃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典》由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
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合肥“非遺購物節”活動在合肥市文化館非遺展廳舉辦。本次活動遴選吳山貢鵝、劉鴻盛小吃、廬州烤鴨、...
《百年風云》入選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終評活動
李家蓮:用巢湖民歌傳唱紅色歷史
直播回放:安徽省“農行杯”非物質文化遺產獲獎攝影作品巡展開幕式暨頒獎儀式
七都臭豆干——鹵缸里的秘密(下)
舌尖上的非遺:七都臭豆干——鹵缸里的秘密(上)
順安酥糖是銅陵地區的傳統風味食品之一,始制于唐代末年。采用...
或鏗鏘激昂,或閉眼淺唱,前來圍觀的群眾紛紛被張傳海先生的大...
千年古鎮——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地處大別山門戶,自古...
1994年出生的四川姑娘陳燃大學畢業后迷上了藍染工藝,并前往貴...
涼亭鄉制磨業相傳已有300多年歷史,石磨以手工打造為主,造型精...
雙溝龍燈會源于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發源于譙城區雙...
非遺保護是基于國際公約而在全世界絕大多數地方開展著的公共文化事業。中國在其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以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卓越的...
花鼓燈是漢族舞的代表之一,它的躁動顫狂,安靜多情,既有南方的恬靜,又有北方的瀟灑奔放,使之舞蹈更能反映人民對大地的深情。
霍邱柳編始于周朝,興于明代,沿襲至清朝直至現代。據史料記載,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明廷授命鄭和率領龐大的...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四十六:滁州市全椒袁家灣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四十五:滁州市烏衣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四十四:安慶市太湖晉熙老街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研究會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安徽新媒體集團 技術支持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ICP備17012306號-1